蔡總統10日在司改國是會議籌備委員會裡,提出4項無可迴避的改革重點,即法庭透明化、司法官淘汰機制、專業與中立司法體系、建立人民參與審判制度,並要求相關部門訂出具體方案與時程,以回應人民對司改的殷切期望。惟此番司改所決議者,竟高達上百事項,如何具體落實,有相當疑問。



飯店年菜2018推薦在1999年司改會議裡,曾決議對於稅務、醫療、環保、科技等,需要高度專業判斷的案件採行專家參審,司法院也派人至歐陸各國考察,並提出相關法律草案,卻因有專家能否為法官的應然與實然面之質疑,致胎死腹中。2006年,因前總統陳水扁涉及國務機要費一案,司法院為解各界對於司法公正性的疑慮,特推出國民參與刑事審判試行條例,卻被行政院以人民參審有違《憲法》第80條的法定法官原則反對,致也無疾而終。馬英九總統時代,因人民對於貪瀆法官、恐龍法官的厭惡,致有觀審制草案之提出。只是為了迴避《憲法》第80條的違憲爭議,就使人民參審僅能表意而不能表決。故雖然司法院花了很大的人力與物力推廣,卻被譏為是半調子的司法民觀音 烤肉食材主化,又因模擬審判的實際成效有限,致使觀審制注定淪為歷史名詞。快車肉乾禮盒海鮮吃到飽 新店

事實上,《憲法》第80條雖有法官依法律獨立審判之明文,卻未規定法官如何產生,故只要未來立法院通過陪審或參審條例,陪審員或參審員理所當然就是法定法官。這麼多年來,一直圍繞在人民參審違反憲法的質疑,根本是個虛假的議題。因此在此次司改國是會議中,重點就在於是要採英、美的陪審或者是歐陸的參審。而關於陪審員只決定犯罪有無、法官決定量刑,以及參審員與法官一起決定罪刑的兩大人民參與審判模式,孰優孰劣實沒有標準答案,只能說哪個制度較適合我國。而這個爭執,自應在此次司改國是會議中仔細地討論與評估。惟人民參與審判的制度選擇,實涉及司法的根本結構,在短短4、5個月的討論過程,參與的委員能否充分了解各種制度的內容與問題,實得打個大問號。尤其是負責此議題的司改國是會議第4分組,對於陪審、參審的投票乃以平手做收,這是否代表決定權又回到司法院長,甚至是總統的乾綱獨斷?因此,司改國是會議,到底是一場司法大秀,抑或會帶來長治久安的人民司法,就只能留待時間來檢驗。(作者為真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兼系所主任)(中國時報)

中和燒烤推薦




1FE70D0F137E0712
arrow
arrow

    geraldkv1o74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